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醫(yī)療信息 > 健康教育
醫(yī)療信息
 
科室介紹
專家介紹
  專家介紹
  特聘專家介紹
重點學(xué)科、專科
中醫(yī)藥政策
養(yǎng)生保健
醫(yī)療設(shè)備
 
 
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(qū)梁湖街道大元路66號
 
健康教育
秋梨
【字體: 】【2022-12-23】 【作者/來源 上虞中醫(yī)院】 【關(guān) 閉
 

秋梨為薔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及其栽培品種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實。秋季采收。

【中藥名稱】秋梨

【所屬功效類】清熱藥

【科屬】薔薇科

【分布區(qū)域】白梨主產(chǎn)于河北、山東、山西

【來源】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白梨、沙梨及其栽培品種的近成熟或成熟果實。

【分布產(chǎn)地】白梨主產(chǎn)于河北、山東、山西、遼寧、河南、陜西、青海、甘肅等地;沙梨產(chǎn)于安徽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四川、貴州、云南等地。

【入藥部位】果實及種子
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收。

【藥材性狀】

白梨:果實多呈卵形或近球形,通常直徑為5-7cm,先端有殘留花萼。果皮黃白色,有細(xì)密斑點。基部具肥厚果柄,長3-4cm,表面黃白色,有細(xì)密斑點。橫切面可見白色子房4-5室,種子倒卵形,微扁,長0.6-0.7cm,褐色。果肉微香,多汁,味甜微酸。

沙梨:果實近球形,先端微向下陷且無宿萼。表面淺褐色或棕褐色,有淺色斑點。橫切面可見子房2-5,種子楔狀卵形,稍扁平,長0.8-1cm,黑褐色。

【性味歸經(jīng)】甘、微酸,涼。歸肺、胃、心經(jīng)。

【藥材功效】清肺潤燥,生津止渴。

【藥材主治】用于肺燥咳嗽,熱病煩躁,津少口干,消渴,目赤,瘡瘍,燙火傷。

【用法用量】15-30g,生食或搗汁服。

【用藥禁忌】脾虛便溏、肺寒嗽及產(chǎn)婦慎服。

【貯藏保存】冷藏保鮮。

【中藥配伍】

1.治太陰溫病,口渴甚者:甜水梨大者一枚。薄切,新汲涼水內(nèi)浸半日,(搗取汁)時時頻飲。(《溫病條辨》雪梨漿)

2.治太陰溫病口渴甚,吐白沫粘滯不快者:梨汁、荸薺汁、鮮葦根汁、麥冬汁、藕汁(或用蔗漿)。臨時斟酌多少,和勻涼服,不甚喜涼者,重湯燉溫服。(《溫病條辨》五汁飲)

3.治小兒心藏風(fēng)熱,昏怕躁悶,不能食:梨三枚。切,以水二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入粳米一合,煮粥食之。(《圣惠方》)

4.治消渴:香水梨(或好鵝梨,或江南雪梨,俱可),用蜜熬瓶盛,不時用熱水或冷水調(diào)服,止嚼梨亦妙。(《普濟(jì)方》)

5.治卒咳嗽:㈠梨一顆,刺作五十孔,每孔內(nèi)置椒一粒,以面裹于熱火灰中煨令熟,出,停冷,去椒食之。㈡梨,去核,納酥蜜,面裹燒令熟,食之。㈢梨,搗汁一升,酥一兩,蜜一兩,地黃汁一升。緩火煎,細(xì)細(xì)含咽。凡治嗽皆須待冷,喘息定后方食,熱食之反傷矣,令嗽更極,不可救。如此者,可作羊肉湯餅飽食之,便臥少時。(《孟詵方》)

6.治痰喘氣急:梨,剜空,納小黑豆令滿,留蓋合住,系定,糠火煨熟,搗作餅,每日食之。(《摘元方》)

7.清痰止嗽:梨,搗汁用,熬膏亦良,加姜汁、白蜜。

8.治中風(fēng)痰熱:梨汁同霞天膏、竹瀝、童便服。

9.治急驚風(fēng)熱痰壅:梨汁和牛黃服之。

10.治血液衰少,漸成噎膈:梨汁同人乳、蔗汁、蘆根汁、童便、竹瀝服之。(⑦方以下出《本草求原》)

11.治反胃轉(zhuǎn)食,藥物不下:大雪梨一個,以丁香十五粒,刺入梨內(nèi),濕紙包四五重,煨熟食之。(《圣濟(jì)總錄》)

12.治卒患赤目胬肉,坐臥痛者:好梨一顆(搗,絞取汁),黃連三枝(碎之)。以綿裹漬令色變,仰臥注目中。(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)

 
 
内丘县| 张掖市| 新河县| 北海市| 灵宝市| 互助| 永昌县| 冕宁县| 鄂托克旗| 永丰县| 迭部县| 綦江县| 安陆市| 余姚市| 尼勒克县| 陆丰市| 海南省| 庆元县| 罗城| 惠安县| 维西| 城口县| 阜城县| 中牟县| 鄯善县| 安庆市| 若羌县| 扎兰屯市| 嘉鱼县| 福贡县| 廊坊市| 杨浦区| 定陶县| 济南市| 田东县| 乡城县| 松潘县| 永新县| 吴江市| 奈曼旗| 乌苏市|